“疫情之下,重新審視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”主題沙龍。(主辦方 供圖)
(抗擊新冠肺炎)專家學者與公眾互動研討疫情之下人與野生動物關系
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主題為“疫情之下,重新審視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”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生態(tài)科普云沙龍近日舉辦,旨在啟發(fā)公眾思考保護野生動物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,幫助公眾建立對野生動物的科學認識。
本次沙龍將思辨式、啟迪式的現場圓桌討論與遠程嘉賓云講座相結合,邀請生態(tài)學、動物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及知名科普大咖,從不同視角探討自然、環(huán)境、生態(tài)、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系。
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生態(tài)科普云沙龍的圓桌討論。(主辦方 供圖)
在云沙龍主題分享環(huán)節(jié),多位專家學者分別進行《蝙蝠不可怕,認知要科學》《蝙蝠消失后,世界會怎樣?》《生物多樣性與我們》和《野生動物應急救護》等專題分享,為公眾解答如何對待蝙蝠、怎樣處理與野生動物的關系、生物多樣性有什么意義、怎么救護野生動物等問題。
隨后,在圓桌討論環(huán)節(jié),專家學者就觀眾關心的主要問題進行現場解答,闡述各自觀點并引導大家進行深入思考,在這種思辨式、啟迪式的科學探討中,深化公眾對人與野生動物相互關系的認識。
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生態(tài)科普云沙龍的主題分享。(主辦方 供圖)
專家表示,“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”正是疫情當下需要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,希望通過本次生態(tài)科普云沙龍活動,不僅給公眾帶來關于野生動物的科學知識,消除因為缺少了解導致的盲目恐慌,更引導公眾反思人類的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,讓公眾以思辨的態(tài)度看待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,尋求和諧相處的模式。這種科學思考問題的方式,必將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帶來深遠影響。
這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生態(tài)科普云沙龍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、中國林業(yè)科學研究院主辦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,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王挺,北京麋鹿生態(tài)實驗中心研究員、中國科普作協常務理事郭耕,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園長張學寧等參加,中國林業(yè)科學研究院副院長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崔麗娟主持沙龍。(完)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